英国的超级禁令制度/秦绪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8:12:34   浏览:802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英国的法院可以发布不同的禁令,在诉讼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超级禁令一般特指英国法院作出的一种强制性禁令,根据这种禁令,不仅禁止任何人出版那些被申请人认为是机密的或者个人的信息,而且该禁令本身也是不可以被披露的。根据这种禁令,个人、公司甚至政府机构,可以借隐私权、人权及国家安全等理由,向法庭支付一定金额的货币,要求法院针对特定的事件对媒体发出报道禁令。如果报纸对这类信息还进行报道,将被认为是藐视法庭。

超级禁令之所以能在英国广泛应用,并被演变成一系列的法院裁决,可以追溯到1998年《欧洲人权协议》第八条关于“人人有权享有使自己的私人和家庭生活等得到尊重的权利。公共机构不得干预上述权利的行使,但是,依照法律规定的干预以及基于在民主社会中为了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国家的经济福利的利益考虑,为了防止混乱或者犯罪,为了保护健康或者道德,为了保护他人的权利与自由而有必要进行干预的,不受此限”的规定。此后由于一系列的案件特别是戴安娜王妃的车祸事件成为一个标志性案件。当时由于媒体工作者的疯狂追逐导致戴妃不幸身亡,在英国社会引发很大震动。此后,英国法庭的判决开始向隐私权遭侵犯的一方倾斜。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在1993年制定的《新闻从业规范》第4条也规定:未征得他人许可,侵入或探听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是不可接受的。而在涉及公众利益的时候,出版机构必须证明其行为的正当性。2006年,查尔斯王子就成功获得法庭禁令,禁止《星期日邮报》发表他的个人日记。

去年,随着曼联足球俱乐部的球员吉格斯性丑闻曝光后,吉格斯向法院申请超级禁令,意图保护自己的隐私。但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即使封住传统媒体的嘴,也还是无法阻止消息走漏,很多网友在自己的微博上指出吉格斯就是性丑闻的主角。虽然吉格斯委托律师对广大网友发出警告:“如若胆敢继续传播此事,就马上让你吃官司乃至蹲监狱。”但网友并不买账,英国自由民主党议员约翰·亨明也在5月23日明确表示:“有7.5万人在推特上说出了吉格斯的名字,可要将他们都关进监狱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个事件也使得英国社会各界对超级禁令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反对者认为超级禁令的存在妨碍了言论自由,影响到普通公民的知情权,特别是近几年这种禁止令有被有钱人滥用的势头。英国《卫报》曾报道:一名金融家卷入了家族纷争,为阻止亲属公布对他的指责,向法庭成功地申请到了超级禁令。不少人指出,原本旨在法律程序中保护个人隐私权和国家机密的超级禁令,如今却成为明星大腕和有权有势者的“遮羞布”。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这种禁止令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的隐私,应当予以保留。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人民法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印发《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章程》的通知

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印发《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章程》的通知
1995年8月4日,国家开发银行

各厅、局,直属单位: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章程》已经专家委员会全体大会讨论通过,并经行领导批准。现予颁发施行。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宏观经济决策和投融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发展的需要,设立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家委员会”)。
第二条 专家委员会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咨询机构,是行领导的智囊团。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地区布局政策、金融法规和国家开发银行章程开展工作。
第三条 专家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行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由秘书长兼任。专家委员会实行主任、副主任分工负责制,重大事项由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第二章 专家委员会
第四条 专家委员会的职能和任务是:
1、研究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方向、方针、战略及其实施方案,为国家开发银行履行政策性投融资职能服务。对关系到我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体制改革、国际金融等重大课题进行调研论证,提出对策和建议。
2、研究与国家开发银行有关的金融、贷款倾斜等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国家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中与国家开发银行有关的产业政策、地区布局和重点行业发展的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接受行领导委托,对国家开发银行所承担的重大项目的贷款评审、竣工验收、总结评价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对国家开发银行在政策性投融资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和急难问题组织专题研讨,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
4、接受行领导委托,参与国务院交办的重大项目的调查研究。
5、为国内外投融资机构和国内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6、组织开展投融资领域有关业务和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参加国内外对口组织的有关业务和学术活动。
7、团结、吸收和聚集一批国内外优秀专家,特别是金融专家,同时促进、培养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成长。
8、办理行领导委托的其它工作。
第五条 专家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专家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年度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报告;通报组织和人事变更情况;根据行领导要求,讨论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和其它重大问题。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必要时可临时召开。
第六条 专家委员会下设若干个专家组。专家组原则上按照行业划分,亦可根据产业、经济大区或任务划分。专家组应密切与有关业务局的联系,并提供咨询服务。专家组设组长、副组长各一名,在主任、副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管理、协调本组的业务工作及日常活动。
根据业务需要专家委员会可组建课题组,由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协调、备案,课题完成即告取消。

第三章 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七条 专家委员的条件。热爱祖国,作风正派;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投融资业务,有较强的调研能力;在工作中作出较大的成就和贡献;在本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第八条 专家委员的义务和权利。积极参加宏观经济研究,为促进国家开发银行的业务发展,不断作出贡献;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作风,在科研工作中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促进金融科研队伍建设;参加国家开发银行及专家委员会活动,按规定阅读有关文件和资料,参加有关会议,承担开发银行及专家委员会组织的咨询、调研任务。
对开发银行的发展和决策有建议权;对专家委员候选人(含行外及外籍专家候选人)有提名权;在专家委员会会议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国家开发银行规定的有关待遇。
第九条 增聘专家委员。增聘专家委员每年进行一次,增聘的名额和外聘专家的选聘办法由专家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增聘专家委员,不受理本人申请。专家委员候选人由专家委员提名。对每次增聘,每位专家委员提名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两名或两名以上专家委员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
对候选人的评审,由专家委员会组织的各行业专家进行,并提出评审意见,报专家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专家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定批准,聘为专家委员,并通告全体专家委员和行内外有关单位。新增专家委员,由行长(专家委员会主任)颁发聘书。
第十条 专家委员实行聘任制,任期两年,根据需要,可连聘连任。
第十一条 专家委员本人要求退出专家委员会或身体状况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本人申请,专家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讨论同意,可以解聘;专家委员聘任期满一个月内未接到续聘通知的,自行解聘。
第十二条 专家委员因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规,危害国家开发银行利益和荣誉,由专家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和决定撤销其专家称号并通报全体专家委员,并通知行内外有关单位。

第四章 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三条 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是专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纳入行机关编制,挂靠在办公厅,业务工作受专家委员会领导。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在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
1、根据专家委员会的章程,拟定有关制度及办法;起草和整理有关报告、协议、纪要等文件;收集、整理、编印专家刊物。
2、管理专家委员会技术档案及有关文件,整理有关资料,建立和管理信息库、数据库、资料室和图书室,保证专家调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3、根据专家委员会领导要求,协调、联络和安排专家的各项业务活动并办理有关行政事务。
4、管理专家经费,制作财务报表。
5、管理专家委员会资产。
6、管理专家委员会印鉴,出具函件证明,办理专家接收、解聘手续;负责与人事、党委及有关厅局的业务联系,落实国家开发银行统一布置的工作。
7、完成专家委员会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五章 经费和财务管理
第十四条 专家委员会活动经费单列,由国家开发银行按年度核拨。对所承担课题的研究费用另行提出申请,报有关部门审批(有关财务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章 刊 物
第十五条 专家委员会不定期编印《专家建议》,用以刊发专家建议、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等。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章程提交专家委员会全体大会讨论通过后,发布实施。
第十七条 本章程由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负责解释。


税务人员涉税违规违纪若干问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


税务人员涉税违规违纪若干问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2001年7月9日

国家税务总局

  第一条 为了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惩治违规违纪行为,规范和
促进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依法行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
税务总局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对象为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 违反税务登记有关规定,擅自为企业办理税务登记的,
给予警告至记过处分。
  第四条 未按规定核验企业一般纳税人申请的有关证件、资料和
不实地查验企业生产经营(含场地)等情况,擅自认定一般纳税人
的,给予记过直至降级处分。
  第五条 违反规定核定企业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发售数量和限额
的,给予记过直至降级处分。
  第六条 违反规定超限量、超限额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给予
记过直至撤职处分。
  第七条 违反规定擅自更改增值税专用发票发售子系统软件和数
据,或将发售IC卡交与他人使用,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给予降
级直至开除处分。
  第八条 违反规定办理防伪税控发行,或隐匿、丢失、擅自处理
收回的应上缴的防伪税控设备的,给予记过至记大过处分。
  第九条 泄露密码,或擅自允许他人进入金税工程各子系统和出
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进行操作的,给予记大过直至撤职处分;
  盗用他人密码进行操作,或擅自改动金税工程各子系统和出口退
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改写数据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条 不按规定对企业报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进行防伪
认证而予以抵扣的,给予降职至撤职处分。
  第十一条 违反协查规定,不发函、不回函或提供虚假回函的,
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 从事出口退税的税务人员,违反规定或不严格审查出
口退税有关单证,办理出口退税有关手续的,给予降级至撤职处分。
  第十三条 唆使他人违反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
超限量超限额核定和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申报、审批出口退税
的,给予记大过直至撤职处分。
  第十四条 内外勾结,共谋参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伪造、倒
卖、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骗取出口退税的,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五条 违反规定擅自修改、删除、泄露增值税管理部门采
集、接收并审核后的数据以及稽核结果;擅自修改、删除、泄露稽查
局经协查系统传递的协查信息的,给予降级直至开除处分。
  第十六条 违反规定擅自改变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
级次的,给予降级至撤职处分。
  第十七条 在以上违规违纪行为中有收受贿赂的,依照《国家行
政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合并处理。
  第十八条 领导干部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管理混乱,失职渎职,
致使不法分子套购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的,给予警
告直至开除处分。
  第十九条 第三条至第十八条中的违规违纪行为,造成国家税款
损失的,从重处分;情节严重的,加重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
机关依法处理。对以上违规违纪行为除追究直接责任者责任外,还要
追究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二十条 主动交待错误、检举同案人的问题经查证属实、主动
挽回损失或者有效地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等有其他立功表现的、积极退
赃及其他非法所得的,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
  第二十一条 以上行为需给予党纪处分的,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当
地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
  第二十二条 有本规定中未列举的其他涉税违规违纪行为的,根
据错误事实、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比照本规定有关条款处理。
  第二十三条 对涉税违规违纪的税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同时,
可根据情况责令辞职,或给予免职、解聘、辞退等组织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