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7:04:41   浏览:96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人事部 财政部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1995年8月24日,人事部、财政部

安全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社:
根据《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结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根据《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结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限于1994年7月1日起在编的工作人员。

二、工资级别和工资档次的确定
(一)行政人员。按本人的国外行政职务确定工资级别(工资级别与国外行政职务对应关系见附表一),并按规定的任职年限确定相应的工资档次(见附表二)。在确定工资档次时,其国内外同级行政职务(含非领导职务)的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
凡按低于国内所任行政职务外派的人员,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工资级别按本人国外行政职务确定,其工资档次可直接进入本工资级别的最高档。
(二)专业技术人员。无行政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人的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年限确定工资级别和工资档次(见附表三)。在确定工资档次时,其国内外相同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时间可连续计算。
(三)工勤人员。有技术等级的工人按本人技术等级确定工资级别(工资级别与技术等级对应关系见附表四),并按规定的任职年限执行相应的工资档次(见附表五)。在确定工资档次时,其国内外同一技术等级的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
无技术等级的工人按工作年限确定工资级别和相应的工资档次(分别见附表四、附表五)。

三、正常增加工资的办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技术等级)达到规定的年限,经考核合格,可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并从年限期满的下个月起兑现工资。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在外任本职务(技术等级)的年限,从任本职务(技术等级)的当月起计算。
具体的工作年限规定如下:
(一)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级别为三至四级的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满4年,进入本工资级别的第二档,以后每满3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五级的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每满3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六至七级的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满3年,进入本工资级别的第二档,以后每满2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八至十级的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每满2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二)工勤人员。工资级别为一级的人员,在外任本技术等级满3年,进入本工资级别的第二档,以后每满2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二至七级的人员,在外任本技术等级或在本岗位工作每满2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四、其他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由各派出单位组织实施。
(二)本实施办法中未另行规定的工资问题,参照财政部、人事部、外交部《关于印发<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94〕财外字第350号)和人事部、财政部、外交部《关于印发<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人薪发〔1994〕4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司长按国务院部委副司长确定工资级别,其工资档次比国务院部委副司长高定一档。
(四)本实施办法自1994年7月1日起执行。
(五)本实施办法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附:一、行政人员工资级别与职务对照表
二、行政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级别、工资档次确定表
四、工勤人员工资级别与技术等级对照表
五、工勤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附一:行政人员工资级别与职务对照表
------------------------------
|工资级别| 职 务 |
|--------|----------------|
| 三 | 正司级 |
|--------|----------------|
| 四 | 副司级 |
|--------|----------------|
| 五 | |
|--------| 正处级 |
| 六 | |
|--------|----------------|
| 七 | 副处级 |
|--------|----------------|
| 八 | 正科级 |
|--------|----------------|
| 九 | 副科级 |
|--------|----------------|
| 十 | 科员、办事员 |
------------------------------

注:工资级别定为五级的,仅限于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副司级人员,其他正处级人员定为六级。
附二:行政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
| 任 工 | | | | | |
| 职 资 | | | | | |
| 年 档 | | | | | |
| 限 次| 1档 | 2档 | 3档 | 4档 | 5档 |
|工资级别 | | | | | |
|----------------------------|------------|------------|------------|------------|------------|
| 三 |4年及以下 | 5—7年 |8年及以上 | | |
|----------------------------|------------|------------|------------|------------|------------|
| 四 |4年及以下 | 5—7年 |8—10年 |11年及以上| |
|----------------------------|------------|------------|------------|------------|------------|
| 五 |3年及以下 | 4—6年 |7—9年 |10年及以上| |
|----------------------------|------------|------------|------------|------------|------------|
| 六 |3年及以下 | 4—5年 |6—7年 | 8—9年 |10年及以上|
|----------------------------|------------|------------|------------|------------|------------|
| 七 |3年及以下 | 4—5年 |6—7年 | 8—9年 |10年及以上|
|----------------------------|------------|------------|------------|------------|------------|
| 八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
| 九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
| 十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
附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级别、工资档次确定表
------------------------------------------------------------------------------
| 工 任 | | | |
| 资 职 | | | |
| 级 年 | | | |
| 别 限| | | |
| 和 |4年及以下 | 5—8年 |9年及以上 |
| 档 | | | |
| 次 | | | |
|职 务 | | | |
|--------------------------------|------------|------------|------------|
| | 六级 | 五级 | 五级 |
| 教 授 |------------|------------|------------|
| | 4档 | 1档 | 2档 |
|--------------------------------|------------|------------|------------|
| | 七级 | 六级 | 六级 |
| 副教授 |------------|------------|------------|
| | 4档 | 1档 | 2档 |
|--------------------------------|------------|------------|------------|
| | 八级 | 八级 | 七级 |
| 讲 师 |------------|------------|------------|
| | 2档 | 3档 | 1档 |
|--------------------------------|------------|------------|------------|
| | 九级 | 九级 | 九级 |
| 助 教 |------------|------------|------------|
| | 1档 | 2档 | 3档 |
------------------------------------------------------------------------------

注:表中专业技术职务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附四:工勤人员工资级别与技术等级对照表
--------------------------------------------------------------------------------
| 工资 | 技术等级 |
| |------------------------------------------------------------------|
| 级别 | 中厨 | 西厨 | 三级制 | 八级制 | 服务员 |
|--------|------------|------------|----------|------------|------------|
| 一 | 特一级 | | | | |
|--------|------------|------------|----------|------------|------------|
| 二 | 特二级 | 特一级 | 技师 | | |
|--------|------------|------------|----------|------------|------------|
| 三 | 特三级 | 特二级 | 高 | 八级 | 特一级 |
|--------|------------|------------| |------------|------------|
| 四 | 一级 | 一级 | 级 | 七级 | 特二级 |
|--------|------------|------------|----------|------------|------------|
| 五 | 二级 | 二级 | 中 | 六级 | |
|--------|------------|------------| |------------| 一级 |
| 六 | 三级 | 三级 | 级 | 五级 | |
|--------|------------|------------|----------|------------|------------|
| 七 | 四级以下 | 四级以下 | 初级 | 四级以下 | 二级以下 |
--------------------------------------------------------------------------------

注:
1.中级技术工人中,考取中级技术证书满4年的,执行工勤系列工资级别的五级,不满4年的执行六级。
2.高级技术工人中,考取高级技术证书满5年的,执行工勤系列工资级别的三级,不满5年的执行四级。
3.无技术等级的工人,工作年限为26年及以上的,执行工勤系列工资级别的三级;工作年限为20—25年的,执行四级;工作年限为15—19年的,执行五级;工作年限为11—14年的,执行六级;工作年限为10年及以下的,执行七级。
附五:工勤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
| 任 工 | | | |
| 职 资 | | | |
| 年 档 | | | |
| 限 次| 1档 | 2档 | 3档 |
|工资级别 | | | |
|----------------------------|------------|------------|------------|
| 一 |3年及以下 | 4—5年 |6年及以上 |
|----------------------------|------------|------------|------------|
| 二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三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四 |2年及以下 |3年及以上 | |
|----------------------------|------------|------------|------------|
| 五 |2年及以下 |3年及以上 | |
|----------------------------|------------|------------|------------|
| 六 |2年及以下 |3年及以上 | |
|----------------------------|------------|------------|------------|
| 七 |2年及以下 |3年及以上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个人物品运输办法

铁道部


个人物品运输办法

1991年3月18日,铁道部

第1条 个人托运的物品(如搬家货物、行李),分为保价运输和不保价运输两种。按哪种方式运输,由托运人选定,并在货物运单托运人记载事项栏内注明。
第2条 个人托运的物品内,不得夹带下列物品:
1.金、银、钻石、珠宝、首饰、古玩、文物字画、手表、照相机;
2.有价证券、货币、各种票证;
3.危险货物。
第3条 托运个人物品,托运人应对每一货件进行编号,并将其编号分别填记于物品清单上和每件货物的货物标记(货签)总件数之后。例如总件数为15件,则填写15(1)、15(2)……15(15)。
个人物品除按规定拴挂货签外,要在货物包装上书写或粘贴与货签同样内容的标记。有包装的货件内还必须由托运人存放记有到站、收货人和地址的字条。
第4条 个人托运的物品,托运人要求按保价运输时,应在货物运单货物价格栏内记明该批货物保价金额,在托运人记载事项栏内注明“保价运输”字样,并按规定提出物品清单。承运人对物品清单应进行审核,并在每页清单上加盖车站日期戳和经办人名章。
第5条 按一批办理的个人物品,不能只办理其中一部分物品的保价运输。
第6条 发站对托运人声明的保价金额有疑义时,有权要求托运人打开货件包装进行检查,核实其保价金额。
第7条 按保价运输的物品,应按规定核收货物保价费。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德政办发〔2006〕6号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德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三月十二日



   德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德州市委、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德发〔2005〕14号),全面落实生态省建设市长、生态市建设县(市、区)长目标责任书,确保《德州生态市建设规划》落到实处,切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市环保局、发改委、经委、建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城管执法局、卫生局、爱委会。
  二、考核依据
  《中共德州市委、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市建设的意见》、《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生态市建设县(市、区)长目标责任书》、《德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及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德州生态市建设职责分工》、《德州生态市建设年度工作任务分解书》。
  三、组织实施
  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由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分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细化相关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实施细则。
  四、考核程序
  (一)被考核单位先对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报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尹洪禄,联系电话:2624860)。
  (二)考核组本着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检查(或抽查)与档案资料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经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予以公布。
  五、奖励办法
  (一)以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生态市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年度及终期考核成绩为准排名,原则上分别取前3名为考核优秀奖并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规定任务,且产生明显后果或严重影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二)对在目标责任书完成期间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给予表彰奖励;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镇)的县(市、区)或乡镇,给予市直有关部门及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彰奖励;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的乡镇,给予乡镇主要负责人表彰奖励。
  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在创建工作中有重大创新或成效突出的单位或个人,可视情设若干创新奖。
  县(市、区)所属单位的创建工作由所在县(市、区)给予奖励,工作突出的,其主要负责人可推荐为市级先进个人。
  (三)对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所属部门主要工作骨干,工作突出的,给予先进个人表彰奖励。
  (四)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考核结果除每年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以外,考核结果由组织部门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之一。对于个人的表彰奖励由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记入个人档案。
  (五)奖金由市或县(市、区)财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