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03:15:26   浏览:929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辽阳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办法

辽宁省辽阳市人民政府


辽阳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办法

 
  辽阳市人民政府令
第96号

  《辽阳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办法》已经2006年11月1日辽阳市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实施。

   市长 唐志国

   2006年11月28日


  第一条 为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快我市经济发展,规范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外商并购境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增资等各类外商投资项目的标准。
  第三条 市、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和工业经济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的主管部门(以下称投资主管部门)。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负责工业技术改造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其他外商投资项目由发展改革部门核准。
  第四条 法规、规章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所确定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总投资在5000万美元以下的,由市投资主管部门根据省投资主管部门的委托代行核准权限。总投资不足300万美元的,市投资主管部门可以以书面形式委托县(市)区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辽阳县行政区域内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直接利用外资项目,由辽阳县投资主管部门根据省投资主管部门委托代行核准权限。
  第五条 项目申请人(以下称申请人)进行投资前应当向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名称、经营期限、投资方基本情况;
  (二)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艺,产品目标市场,计划用工人数;
  (三)建设地点,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需求状况,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
  (四)环境影响评价;
  (五)涉及公共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
  (六)项目总投资、注册资本和各方出资额、出资方式和融资方案、需要进口设备及金额;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申请人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同时附有电子文档一份。
  第六条 申请人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附送以下文件:
  (一)投资各方的企业登记证明、商务登记证明、经审计的最新企业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及融资意向书(个人出资的应当提供个人身份证明);
  (二)投资意向书,增资、购并项目的公司董事会决议;
  (三)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书;
  (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五)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
  (六)以国有资产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出具的确认文件;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七条 省以上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申请人应当将项目申请报告报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市投资主管部门报省投资主管部门办理。
  第八条 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申请人应当将项目申请报告报市投资主管部门,由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市投资主管部门委托县(市)区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申请人应当向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由县(市)区投资主管部门代表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第九条 投资主管部门应当就申请人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的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项目是否属于核准的范围;
  (二)项目建设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
  (三)申报材料是否齐全;
  (四)申报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
  (五)申请人是否具备行为能力。
  第十条 申请人报送的申请报告及附送文件内容有缺失的,投资主管部门应当于受理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通知申请人予以补正。
  投资主管部门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核准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部门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十一条 项目申请报告依法应当评估或者需要评估的,投资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后5日内,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论证。
  咨询机构在进行评估时,可以要求申请人就有关委托问题进行说明。
  第十二条 投资主管部门进行核准审查时,涉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职责的,应当书面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有关部门应当在收到征求意见函(附项目申请报告)7日内,向投资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审查意见。逾期没有提出意见的,视为同意。
  第十三条 对公众利益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召开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对特别重大项目,还应当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评议。
  第十四条 投资主管部门对项目申请报告的核准条件是: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行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要求;
  (三)符合公共利益和国家反垄断的有关规定;
  (四)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
  (五)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工艺标准要求;
  (六)符合国家资本项目管理、外债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投资主管部门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于20日内完成项目申请核准和审核工作。经审查同意核准的,应当做出核准决定,发给申请人《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决定书》,并通过互联网告知外经、工商、规划、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不予核准的,应当做出不予核准决定,发给申请人《外商投资项目不予核准决定书》。
  经审核同意的,应当于5日内报送上级投资主管部门;不同意的,应当书面做出不予审核决定,并说明理由。
  委托咨询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评议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十六条 申请人凭项目核准机关的核准文件,依法办理合同章程审核和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土地使用、城市规划、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管、资源利用、企业设立(变更)、资本项目管理、设备进口、适用税收政策等方面手续。
  第十七条 项目核准文件有效期为2年。有效期满后,申请人据此办理有关手续仍不能完成的,应当于届满30日前向投资主管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第十八条 经核准的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向投资主管部门申请变更:
  (一)建设地点发生变化;
  (二)投资方或者股权发生变化;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主要产品发生变化;
  (四)总投资超过原核准投资额20%以上;
  (五)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需要变更的其他情况。
  变更核准按照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由市投资主管部门于核准之日起20日内,抄报省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申请人以拆分项目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投资主管部门有权撤销该项目的核准文件或者向上级核准机关报请撤销审核意见。
  第二十一条 投资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执行项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存在问题依法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对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审核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三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本市的投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中关于5日、7日、20日的规定为工作日。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山市镇村河涌水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


印发中山市镇村河涌水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中府[2000]59号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
现将《中山市镇村河涌水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二OOO年七月三十一日


中山市镇村河涌水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保护本市镇村河涌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实
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
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市范围内的现有镇村河涌的水
环境保护管理。但西江中山段、岐江河、鸡鸦水道、小榄水道、
东海水道、容桂水道、黄圃水道、洪奇沥、黄沙沥的管理按省
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有关水污染防治
法律法规及本规定。
第四条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对辖区内的河涌水
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水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向市
人民政府报告水质保护的情况。
第五条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水环
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水利、建设、规划、卫生、海洋与水产、农业、林业、
公安、交通、港监、航道等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协助
市环保局做好我市镇村河涌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划定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
区,制订水质控制目标。
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和水质目标控制方案应当包括划定
主要河涌、水库、山坑、山塘等地表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功
能区和所批准的水质标准,设置跨镇、区河流边界断面及
其水质控制指标,明确对河流边界断面水质负责的相关镇
区。
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应根据辖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
功能区和水质控制目标,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功能区和边界
断面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
第七条 向河涌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
工商户,其排污口的设置和扩大须报水利部门审核同意,
再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经市环保局审核后依据排入该
河涌的流量、污染物浓度、河涌纳污承受能力发给排污许
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和个人不得超出排污许
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范围排污。如河涌水质污染超过
功能区水质标准时,必须削减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使
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或已落实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措
施后,方可向河涌水体排污。
第八条 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应
报环保部门审批;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须有经水
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经批准建设的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水土保持和环境
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经验收
达到要求后同时投产使用。
第九条 排污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
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必须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有关单位
或居民,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或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条 禁止向河涌水体和河涌两岸、滩地排放、倾倒、
堆放、贮存和填埋下列物质:
(一)含汞、砷、镉、铬、铅、氰化物、黄磷等剧毒物
品、废渣和农药;
(二)油类、酸液、碱液和剧毒废液;
(三)工业废渣、建筑余泥渣土、瓦砾、生活垃圾和其
他废弃物;
(四)含病原体污水。
第十一条 禁止在河涌清洗含有油类或有毒污染物的车
辆、船舶、容器。
禁止使用渗井、渗坑、裂隙和钻孔排放、倾倒含有毒污
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使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池塘等输送、贮存含有
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第十二条 严禁在河涌上建厕所,确需在河堤建厕所的,
应配置三级化粪池。不得擅自在河涌围垦,禁止在河面围养
禽畜以及在河岸或河中沙洲设置禽畜饲养点。不得擅自在河
涌弃置沉船、种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以及设置拦河养殖等设
施。
第十三条 河涌沿岸的居民住宅,应设有化粪池或其他
净化设施,不得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涌,化粪池应定期清
理。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缩窄河涌,
确需占用的须经水利部门审查同意,并采取补救设施以维
持现有河涌宽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填堵原有河涌,不得破坏原有
防洪排涝设施。
城镇建设不得擅自填堵河涌、沟汊,确需填堵的,必须
经市水利局审查同意,并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 在河涌管理范围内进行各类工程设施建
设,建设单位和个人须将建设方案报水利部门按河道管理
权限审查同意,方可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对未经批准现已在河涌兴建的建筑物要进行全面清拆
和清障,以确保河涌水流畅通。
第十六条 在河涌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应当配
置国家规定的防污染设备,并持有船舶检验部门签发的合
格证书和海事部门规定的防污文书和记录文书。
船舶在港口或者码头装卸、运输油类或其他有毒有害、
腐蚀性、放射性货物时,船方和作业单位必须采取预防措
施,防止污染水体。
第十七条 在河涌沿岸的港口、码头,应设置接收、
处理残油、废油、含油污水、粪便和垃圾等废弃物的设施。
未设置上述设施的,须限期补设。
第十八条 河道两岸应因地制宜植树(竹)种果,进
行绿化;对已栽植的果、竹、木,应加强管理,不得随意
砍伐;确需砍伐的,应征得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方能砍
伐。
第十九条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根据水质保护规
划的要求和当地的经济条件,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逐
步增加对河涌整治的投入,有计划地清疏河涌,确保河涌
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要求。
第二十条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应适当调整化肥
的品种与结构,向高效化、复合化、生物化及缓效化施肥
方向发展,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流入水源
区的小流域应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第二十一条 污染企业向河涌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
家及地方排放标准的,必须限期治理。限期治理的排污单
位应作出防治计划并定期报告治理进度,市环保局应对限
期治理项目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逾期
无法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停业或关闭。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和规章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干部健康体检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干部健康体检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多年来,各级干部医疗保健部门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为保证老同志和第一线工作的领导同志的身体健康,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于有的部门和领导同志本人对定期健康体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单位体检经费不落实,因而影响了健康体检工作的正常开展,致? 褂械耐疽虼硕チ思笆闭镏蔚幕帷? 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本着对干部健康负责的精神,各级领导要切实重视干部定期健康体检工作,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坚持定期健康体检,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保证并做好体检后的复查和随访,变被动医疗为积极保健,做到早期发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请各地、各部门认真? 岢孤涫怠?


1995年1月25日